一、血液分装工作站的自动化流程
1、样本接收与识别
先要接收待分装的血液样本。这些样本可以来自于采血点的血液采集管,通常采用标准化的接口与采集设备或样本传输系统相连接。
工作站配备有识别系统,通过扫描样本管上的条形码或识别RFID标签,能够快速获取样本的相关信息,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、采血时间、采血量以及预定分装的要求。
2、样本预处理
在分装之前,血液样本可能需要进行一些预处理。通常集成了自动化的离心功能,按照预设的离心速度和时间对样本进行离心处理。
离心后的样本通过自动转移装置被转移至分装区域。
3、分装操作
根据预先设定的分装要求,开始进行分装操作。它通过高精度的移液装置,准确地从原始样本中吸取预定体积的血液或其他处理后的样本。
分装装置将吸取的样本准确地注入到预先准备好、带有标识的接收容器中。这些接收容器可以是小型的离心管、试管或者专门的样本储存容器。工作站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样本,并且可以按照设定的顺序依次进行分装操作,从而实现高通量的血液分装。
在分装过程中,工作站会不断监测分装的体积准确性,通过与内部的校准系统或标准量进行对比。
4、标签标识与质量检测
分装完成后,工作站会自动为每个接收容器贴上标签。标签内容包含原始样本的识别信息、分装后的编号、分装的体积以及分装日期等重要信息,方便样本的储存、管理和追踪。
同时,工作站还可以配备质量检测模块,对分装的样本进行一些基本的检测。检测结果会与样本的识别信息一起记录下来,为后续的样本使用和分析提供依据。
5、样本存储与管理
完成分装、标识和质量检测的样本,按照实验室的存储要求,被自动转移到相应的储存设备或区域。
整个样本的存储信息也会被记录在工作站的管理系统中,包括样本的存储位置、存储条件以及存储时间等,方便操作人员在需要时快速查找和使用样本。
二、操作简化的体现
1、操作流程的整合与自动化
在传统的手工血液分装过程中,样本的接收、识别、预处理、分装、标识和管理等环节往往需要多种手工操作和不同的设备配合,流程繁琐且容易出错。而血液分装工作站的自动化流程将这些环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,形成一个连续、自动的操作流程。操作人员只需要将样本放置在特定位置,设定好分装参数,然后在后台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即可,大大简化了操作的复杂性。
2、减少人工干预
自动化流程极大地减少了人工干预的环节。同时,在样本的标签标识和质量检测环节,也不再依赖于人工的肉眼观察和记录,减少了人工错误的可能性。
3、便捷的参数设置与管理
软件系统提供了便捷的参数设置界面。操作人员可以轻松设定各种分装参数。这些参数可以被保存下来,方便在不同的分装任务中重复使用,进一步简化了操作。
4、实时监控与故障报警
站台拥有实时监控系统,在简化操作流程的同时,能够对整个血液分装过程进行实时监控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,系统都会及时发出警报,并且在显示屏幕上显示详细的故障信息,操作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,确保分装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血液分装工作站的自动化流程为血液样本的处理提供了高效、准确和可靠的解决方案。通过优化各个环节的操作并将其集成在一个自动化的系统中,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,而且提高了样本处理的准确性和质量。